国考职位表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相关 >> 指导

2023年云南公务员考试面试指导:社会现象类题目如何反套路作答

发布:2023-06-21 14:55:08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更多考生回忆版面试试题获取
\
\面试技巧方法案例

  进入了面试环节的你,是否感到很紧张,怕面试官出的题你听都没听说多,怕一不小心说错话,而错失了这个机会。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关注社会热点,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试技巧呢?云南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备考面试可加入【2023年云南公务员面试系统课程】进行系统学习,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社会现象类题目如何反套路作答

  反套路的意义

  在结构化面试中,社会现象类题目的考查频次极高,并且往往在第1题进行考察。很多考生由于对社会现象题了解不深,导致作答时套路化语言频出,不仅无法和其他考生的语言拉开差距,还有可能导致考官审美疲劳,影响自身的分数。因此在作答社会现象类题目时,个性化反套路,反模板的作答尤为重要。

  例题展示

  党员干部本是政策传达的最后一公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正需要党员干部以非常之力决战决胜艰巨任务。然而,现实中仍有极少数干部不主动担当作为,上级责令一次、要求一下,才会“走一步”“动一动”,被戏称为“陀螺干部”。对此,你怎么看?

  【存在问题】

  问题一:开头模板化、语言僵硬。有的考生会盲目采用模板,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许多问题也慢慢浮上水面,就比如…

  也有考生语言过于单调,只是简单重复题干,如:各位考官近几年的确建立了很多旅游小镇,但是随着资金链断裂,倒闭成为空城,我认为是非常不好的。

  问题二:过渡句套路化。由于过渡时语言滞涩,考生常常会利用网上看来的素材,如:莲发藕生其必有根,这件事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问题三:分析套路化。在分析时常常采用固定的维度,如个人,社会,国家。或是只就只言片语进行分析,断章取义。

  【反套路作答技巧】

  技巧一:灵活表述自身观点。可以通过表达自身感受、引申事件背景、给出价值判断、揭露现象本质等等一系列方法来灵活表述。

  表达自身感受,可以说:我相信许多人都对焦裕禄、黄文秀式的好干部一向心生憧憬,而这种陀螺式干部,是干部队伍的害群之马,给这些好干部的形象抹了黑。

  引申事件背景可以说: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期,矛盾愈发尖锐,而问题也愈发困难。在此关键时期,一定要去除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的软骨病,让他们主动担当,敢于作为。

  技巧二:简洁流畅衔接过渡。过渡句并不复杂,只需要借用一些简单的转折词,或者依托核心话题进行过渡,即可自然流畅地完成。

  转折词的使用,例如:之所以会出现此类干部,一是因为、二是因为、三是因为……

  依托核心话题,例如:“陀螺干部”的停转,不仅会影响自身能力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有……

  技巧三:活用方法多角度分析。想要分析多元化,最简单的有两种办法,一是依据相关主体分析,二是依据逻辑递进分析。

  依据相关主体分析,我们可以把握多个主体,一是陀螺干部自身,二是由他负责落实的政策,三是党员干部整体队伍,四是他辖区内的群众百姓等等等等,根据核心主体进行散发联想即可轻松得到不同的分析角度。

  依据逻辑进行分析,可以一层层递进逻辑,得出分析内容。如:干部不敢担责是由于理想信念缺失、工作动力不足;工作动力不足是因为基层压力多、事务多等等。

  通过个性化的表述,可以在考场上展现自身答题亮点,有效与其他考生区分开,获得考官的青睐,快在实战中练习一下吧!
 
\面试备考提醒

  临门一脚 关键就在备考。在这关键时刻!为了帮助考生提升面试能力、临场超常发挥。云南公务员考试网推出了2023年云南公务员面试系统课程进行在线学习。新课时加入了无领导小组面试技巧。一方面让考生们进一步了解面试,掌握面试。另一方面则是提升面试能力,攻克面试。让处在准备中的你,在接到面试通知的那一刻,信心满满,全力迎战。

\

  备考公务员考试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独自复习缺乏动力、遇到问题无人交流、报考流程不清晰,职位选择有疑虑......怎么办?为了满足各位考生的需求,我们建立了一个“云南省考交流群”,群号:6320926187。除了方便大家交流之外,我们还会定期整理一些历年省考的经典题目来测试一下大家复习的效果如何!相信在这样一个有学习氛围的交流群里,你们都能够获得或多或少的进步!


\面试太难没学会?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
—— 扫码关注 ——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4 http://www.y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