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 行测资料 >> 言语

2022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稳定做题错误率

发布:2021-07-06 13:37:33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2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稳定做题错误率。相信行测考试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儿。行测中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考点之细,需要开始做到在积累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云南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云南公务员考试复习技巧详见 2022年云南公务员考试教程
  仔细研读下文>>>2022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稳定做题错误率

稳定做题错误率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2021年11月27-28日笔试!国考备考赶早不赶晚,很多考生认为国考备考还早,从现在到笔试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今天云南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22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解题技巧:稳定做题错误率。

  国考行测考试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每个部分题目类型都多,数量也多,而答题时间又有限,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做对题目,我们就需要对每道题目做的又快又好,那么,对于大家都头疼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如何稳定错误率,也就是保持正确率?下面是云南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整理的稳定做题错误率的技巧。

  在近几年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平均正确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总题量是40题,也就相当于对了24题,但是想要行测拿高分只对24题绝对不够,言语理解的正确率必须在75%左右,也就是要对30题以上。那如何保证对30题以上呢?

  其实,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设置是有难度梯度设置的,40道题中有20道题左右是简单题目,有10题左右是稍难的题目,有5题左右是难题,还有5题是陷阱题。了解了言语理解题目难度设计,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平均正确率在60%左右了,因为有20道简单题保底,剩下的题目对4题左右并不难。那为什么要了解题目梯度设置?是因为我们要知道我们需要在什么题目上下功夫,怎么下功夫!

  首先,对于简单题我们是一定能做对的,所以我们只用静下心仔细阅读,保证这部分尽量全对就好。

  其次,对于稍难的题,一般爱出现在选词填空中,题目大体上的特点是,能排除两个选项,在剩下的选项中选不出来,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是我们做选词填空只注意一个空或者忘记注意联系全文了。所以,对于稍难的题要注意解题思维,尽可能的保证稍难的题要多对。

  【例1】雾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但再棘手也得解决,而且难题破解还得摁下“快进键”。虽然从客观规律上看,治霾难________,可就紧迫性而言,治霾还必须得________,抓住那些核心症结对症施治。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劳永逸 釜底抽薪 B、一马当先 根治病灶

  C、一蹴而就 只争朝夕 D、一步登天 刻不容缓

  【解析】C。解析:首先文段主要在讨论治霾需要快。文段第一空。根据前文“雾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还得摁下“快进键”可知,该空应与摁下“快进键”语义相反。B项“一马当先”意为冲在最前面;D项“一步登天”指一下子就到了最高境界。二者均与摁下“快进键”语义不构成相反关系,排除B项和D项。A项“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C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二者均符合语境。

  再看第二空。根据前后文“还得摁下‘快进键’”“就紧迫性而言”“抓住那些核心症结对症施治”可知,该空所填的词语需要前后文都照应到,“抓住那些核心症结对症施治”也是为了体现“摁下‘快进键’”,故应填入与时间有关的词语。A项“釜底抽薪”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仅照应了后文,未体现“摁下‘快进键’”,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C项“只争朝夕”指抓住一朝一夕的时间,强调抓紧时间做事,符合语境。

  再次,对于难的题,一般在出现在选词填空与片段阅读中,题目大体上的特点是:题干整体难读懂,我们需要提取主干,分析行文脉络,宏观把握。对于难题,我们要争取做对。

  【例2】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与演化规律的学科。对“模式”与“规律”的探求是语言学与其他科学的共同目标。然而,光有科学的目标还远远不够。演绎与归纳、定性与定量、描写与解释、假设与检验等现代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共同特征,正是我国传统语言学所欠缺的,与此同时,中国语言学还面临着国际化问题。我们在国际语言学学术共同体中的声音还很微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以及国际学术语言是英语的语言藩篱,而是研究理念与研究方法也存在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语言学研究走向科学化和国际化任重道远

  B.过去国内语言学界对语言学研究方向的认识存在误区

  C.研究理念与方法的问题制约了中国语言学的科学化和国际化

  D.对语言结构模式和演化规律的探究是现代语言学的终极追求

  【解析】C。第一句和第二句话,是介绍(语言学这门学科及他与其他学科的共同目标);第三句-第五句,是指出两个问题(一个是欠缺现代科学方法论上的共同特征,另一个是面临国际化的问题);第六句话,分析原因(研究理念与方法的问题)。整个文段:介绍+问题+原因,重点在原因,即我国语言学研究存在着现代科学方法论欠缺和国际化的问题,是因为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对比选项,选择C。

  最后,对于陷进题,我们需要了解出题人思路,从出题人角度考虑考虑,但这类题并不多,如果有同学发现自己做题这类题目过多,则应该是做题思路有问题了,需要大家下来找找问题错在哪了。

  总的来说,要稳定言语理解的正确率,需要简单题都做对,稍难题尽量多做对,难题争取作对,这样才能保证正确率为75%。



\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1 http://www.y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