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18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阅读理解<433>

发布:2017-06-30    来源:云南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根据历年时间安排,云南公务员考试网预测,历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生可结合2018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用书备考,下面云南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2018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阅读理解<433>
1.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 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2.

中国中古政治制度有秦汉与隋唐两大典型,其组织与运用截然不同,然秦汉型又何以变为隋唐型,则由魏晋南北朝三百数十年间政治社会情势之积渐演变有以致之,非出某一人物之特意革创者。故魏晋南北朝时代之制度,其本身虽不成一典型,然欲观秦汉制度如何没落,隋唐制度如何新生,则必当于此一纷乱时代求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意义重大

B.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发展脉络较为模糊

C.魏晋南北朝是秦汉与隋唐的过渡时期

D.政治制度的沿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

近年来,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在座谈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结合各自经历进行了广泛交流。大家认为,要维护互联网健康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广大青少年网友担负着重要责任。 

    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    )。

A.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应慎重使用

B.互联网与青年之间的关系密切

C.广大青少年应该自觉承担起维护互联网环境的责任

D.青少年应自觉抵制互联网带来的不良影响

4.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很快就该填报志愿了。每到这个时候考生和家长最爱发生顶牛的事情,许多家庭都是父母说了算的。当然父母有社会经验,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考生听听父母的意见是没有错的。但是,也不能完全由父母说了算,毕竟上大学的是考生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喜欢哪所大学,都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如果考生不喜欢某个学校的某专业,家长非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决定要让孩子去家长看好的学校读家长看好的专业,这样孩子到了学校就会不认真学习,很可能荒废了大好的大学时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高考结束后是家长和考生最容易发生冲突的时候

B.家长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考生应当听从父母的意见

C.高考后填报志愿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想法

D.上大学一事不能由父母说了算

5.

行政垄断、“车轮腐败”、教育乱收费、公款吃喝、“政绩工程”、官僚主义等等未必带有贪污受贿性质的腐败现象,我们同样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完善和健全机制予以整治和预防。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尽可能打破行政垄断;积极推进公车制度改革,施行货币化交通补贴制度;认真落实今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杜绝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积极完善科学细化公务接待的相关规定,严格查处各种名目的铺张浪费现象;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规范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和任职回避、交流制度。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腐败现象复杂多样

B.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腐败现象的复杂性

C.通过完善和健全机制予以整治和预防未必带有贪污受贿性质的腐败现象

D.我们应该通过完善和健全机制对各种腐败现象予以整治和预防

1.答案: 

解析:

“空穴来风”容易误用。穴:洞、孔;来:招致。有了洞穴才进风。>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因此,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通读文段可知,魏晋南北朝作为秦汉和隋唐两个时代的过渡,要研究“秦汉制度如何没落,隋唐制度如何新生”这一问题,那么“此一纷乱时代”是不可或缺的。表明了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重大意义。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文段首句指出网络是青少年很重要,接着又指出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最后通过“大家认为”引出主旨句,即青少年应该承担起维护互联网环境的责任。故本题选>C>。

 

4.答案: 

解析: 文段中的转折词“但是”后面是重点内容,即上大学是考生自己的事情,填报志愿不能完全由父母说了算。A、B项只是文段的部分意思,并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应当排除。D项偷换了程度,应当排除。再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如果……就……”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应当尊重孩子的想法,故本题选C项。

5.答案: 

解析:

文中首先列举了很多不带有贪污受贿性质的腐败现象,之后针对这些具体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这些内容都是围绕着如何通过完善和健全机制予以整治和预防未必带有贪污受贿性质的腐败现象展开的,所以C选项是对全文概括最得当的一项。A、B两项都是文中的片面内容,D选项则对文意产生了曲解,错误的认为所有的腐败现象都可以通过完善和健全机制来进行治理。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y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